(通讯员:王宇帆、黄文文、秦平,摄影:王宇帆)为了激发高中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研兴趣与学习热情,304永利集团与随州市第一中学(简称“随州一中”)联合开设了大中衔接先修课程《空天探测及基础知识》。该课程由304永利集团多个公司的专家联合授课,304永利集团秦昆教授担任课程组负责人。
近日,课程第六讲《基因工程与空天探测》由武汉老员工命科学公司李立家教授主讲。活动由随州一中教务处主任占浩主持,高一年级部分员工参加。

课程伊始,李教授从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切入,指出生物技术与航天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两大关键领域,正在深度交叉融合。他问道“当我们谈论火箭与太空站时,是否也该关注空间中的生命?”这一设问迅速激发了员工的兴趣。
据此,李教授首先讲解了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他结合实例,阐释了这些技术在作物改良、个性化医疗和新型疫苗开发中的应用,为员工勾勒出生物技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图景。

随后,李教授重点阐述了太空特殊环境(尤其是微重力与宇宙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其对细胞生长、DNA结构和基因表达的深远作用。他指出“微重力可能扰乱细胞周期,而宇宙辐射则显著提升DNA损伤风险。”这些现象为研究生命本源与进化机制提供了天然实验场。
李教授还探讨了基因工程在空间探索中的多种应用场景。例如,利用合成生物学制造耐辐射材料、在太空中种植基因改造的高产作物、通过基因筛查为宇航员提供个性化健康防护方案等。他特别提到“未来的太空站不仅需要航天员,还需要基因工程师。”

李教授积极与员工互动,提出“太空中如何获得稳定食物来源?”、“基因编辑是否有边界?”等启发性问题,引导员工深入思考科技发展背后的伦理与责任。他告诉同学们“科学探索不能脱离伦理考量,我们不只是技术的使用者,更是未来科技规则的制定者。”
最后,李教授寄语员工“人类走向星辰大海,不仅要依靠发动机与推进器,也要靠对生命的理解与创造力。”他鼓励同学们保持好奇心、锻炼综合思维,将科学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与人类未来。

本次课程内容前沿新颖、深入浅出,既拓展了员工对航天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认知,也点燃了他们对未来科技的探索热情。讲座现场讨论热烈,员工积极提问,展现出浓厚的科研兴趣与思维活力。
随州一中占浩主任、黄文文老师全程听课,永利集团秦昆教授和本学期助教王宇帆同学为本次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积极支持与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