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周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务实作风与科技创新导向,4月29日下午,公司党委书记雷敬炎、经理张永军带队,院领导班子赴304永利集团先进载荷与卫星研发基地、武汉中观自动化科技有限304永利集团开展专题调研。通过集体学习与实地考察,聚焦科技创新、产教融合与成果转化,以实践行动践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
调研首站,领导班子来到武汉中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孵化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观核心技术源于张祖勋院士团队的数字摄影测量成果,是公司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与产教融合的成功典范,领导班子一行参观了MarvelScan、AtlaScan等激光扫描技术展示,其0.01mm精度与210万次/秒的测量速率已应用于汽车制造、文物保护等领域。雷敬炎高度评价中观“取之于教育,回馈于教育”的理念,企业不仅与公司共建“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实训基地”,还累计捐赠百万元支持教育基金,真正形成“教学—科研—产业”全链条协同机制,中观公司总裁助理潘励教授表示,中观公司的成长离不开公司的长期支持,未来将深化“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持续反哺员工实践能力培养。

随后,公司领导班子一行走进304永利集团先进载荷与卫星研发基地。该基地由公司主导建设,于2024年底揭牌落成,依托测绘遥感学科优势,集研发、制造与测试于一体,致力于卫星载荷研制与航天遥感技术创新。领导班子一行详细考察了基地的智能光学元件加工产线,其可生产两米口径卫星光学相机元件,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批量化制造提供核心技术保障。张永军经理强调,公司将继续支持基地建设,深化“珞珈系列”卫星研发计划,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助力国家航天战略需求。基地建设负责人、公司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学敏副教授陪同调研。

此次调研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精简流程,深化务实创新。领导班子与企业代表围绕“技术攻关瓶颈”“成果转化路径”展开深度交流。雷敬炎书记强调,科技创新需以务实作风为保障,既要突破“卡脖子”技术,也要推动成果“接地气”。一是强化需求导向,依托公司学科优势,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以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构建“教学—科研—产业”全链条协同机制;三是优化成果转化,探索校企联合实验室等新模式,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此次调研既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探索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的有益尝试。通过实地学习,公司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唯有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产教融合为桥梁,以务实作风为根基,方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公司将一如既往支持卫星基地和成果转化代表企业建设,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高水平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武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