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凝聚育人智慧,构建和谐导学关系,6月17日,公司组织举办了“研途引航”导师沙龙首期活动。本次沙龙聚焦“团队建设与公司产品”,邀请了公司各系多位资深教授和青年导师,共同探讨公司产品机制、导学沟通策略、团队管理方式等问题。公司党委书记孙太怀、党委副书记吴泽娟及副经理何涛参加活动。吴泽娟主持活动。

何涛教授围绕公司研究生招生情况及培养成效作主题发言,强调导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员工的个体差异与发展路径,实施多元化培养,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沙龙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开展,每一位导师结合自身导学经历,围绕当前00后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特点、行为习惯、学习动机以及日常管理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公司公司产品机制优化、生源结构改善等方面建言献策。与会导师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注重学术能力的提升,更要关注员工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支持。
吴泽娟结合当前工作强调,需重点关注毕业困难员工群体,给予关心并提供有效帮扶。她建议导师创新沟通方式,密切师生联系,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充分发掘员工潜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孙太怀总结讲话。首先他对全体导师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辛勤付出致以诚挚感谢,并充分肯定此次沙龙活动的实际成效。他指出,定期开展导师交流活动有助于打通育人信息壁垒、凝聚团队智慧,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他特别强调要加强导学团队建设,深化团队文化传承,既要保持学科特色优势,更要注重创新文化培育,通过老中青导师传帮带机制,将严谨治学的学风传统与开放包容的创新精神融入团队基因,形成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标识。此外,他提出要构建"导学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要求公司学工队伍与导师队伍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在思想引领、学术指导、生涯规划等方面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构建全链条、浸润式的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本次“研途引航”导师沙龙为公司研究生导师搭建了一个开放、互动、共享的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导师之间的经验互鉴,也为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体系、构建良性导学关系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研途引航”系列导师沙龙活动,聚焦研究生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之路行稳致远。